8月6日,成都大运会赛艇项目的收官之战——女子、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项目决赛在四川省水上运动学校先后举行,中国健儿在雨中站上领奖台。
至此,成都大运会赛艇项目全部结束,中国赛艇队以4金2银4铜收官,拿到冠军的项目包括女子双人单桨 、男子四人单桨 、女子四人单桨 、女子八人单桨有舵手项目。
(资料图)
本届大运会,安徽共有两名运动员参加了赛艇项目,他们分别是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项目的苏雨恒和女子八人单桨有舵手项目的赵星月。
中国姑娘在雨中劈波斩浪
九位中国姑娘今天下午在雨中劈波斩浪,为中国赛艇队再添一金,以6分25秒03成绩拿到女子八人单桨有舵手项目的金牌。
八人艇是赛艇项目中唯一保留舵手的单项。
由于赛艇运动员背对终点进行比赛,舵手是唯一面向终点的运动员,因此八人艇实际是9名运动员协作。舵手是团队的灵魂,掌控方向、把握节奏、判断形势、激励队友,相当于艇上的半个教练。中国队出发就处于领先位置,并将这一优势一直保持到最后冲线。
赛前,安徽赛艇队主教练杨栋栋在接受安徽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赵星月是一名非常有个性的运动员,肯吃苦,有一种“女中豪杰”的感觉。
训练中杨栋栋时常要采取一些“软硬皆施”的手段,有时杨教练会在明知她有问题的情况下额外去制造一些压力来鞭策她。有时还要给她一些“特殊”待遇,比如大家都在训练的情况下,让赵星月休息半天,调整一下心态。
“赛艇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储备能量。”据杨栋栋介绍,省队一周的训练总时间大概有42小时,少一点的时候也在32-34个小时。在冬训体能储备的过程中,最多的时候一周可以达到300公里的专项公里数。
比赛开“桨” 夺得银牌
男子这一项目的金牌则被荷兰队获得,成绩5分35秒60,中国组合摘得铜牌,德国队以5分39秒55获得银牌。
本场比赛,中国队派出苏雨恒、柏晗、单虹基、葛迦立、陈星榕、舵手盛子馨(女)、宗照山、孙思邈、孟寅岑。其中皖将苏雨恒就读于合肥师范学院。
“当时的队员很多,大概有三四十人吧,苏雨恒的身高是最高的一个。”杨栋栋告诉安徽商报记者,自己初次见到苏雨恒,是在一次省队大集训上,他当时发现苏雨恒的预判能力和协调能力非常灵活。“他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苏雨恒是马鞍山籍运动员,原本练习的项目是皮划艇,但因为外形特点比较突出——身高接近2米、很瘦、四肢修长,“这样的身材已经超过皮划艇运动员的需求范围,但很符合赛艇项目的需求。”杨栋栋说道。
据杨栋栋介绍,2002年出生的苏雨恒在刚开始训练时,由于身材发育比较早、长得也比较快,虽然各方面的基础都较弱,但他在训练中很刻苦,也比较拼命。在任务布置之后,苏雨恒只会超额完成,不会达不到,“他是会自己给自己提高难度、会拼命的那种人。”
“大个子和小个子在训练上是有一定区别的。小个子的协调性、灵活性、肌肉速度各方面练起来都会快一点,但大个子前期的身体结构、身体发育的过程都要更慢一些,所以在前期的训练中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打基础。”
杨栋栋记得,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青运会,对苏雨恒来说可以算是一个成长节点。
当时苏雨恒不是主力队员,但因为条件较好、较有潜质,所以当时他成为了“替补桨手”,可以跟着优秀运动员训练,并且现场观摩高水平的比赛。“那次比赛对他的启发非常大。回来之后紧接着,两三个月的时候,就感觉他一下就醒悟了,一下就提高了一个档次。”
据了解,此前苏雨恒曾经获得2020年全国赛艇锦标赛混合八人单桨有舵手项目第五名,2023年全国赛艇春季冠军赛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项目第三名。
安徽商报成都大运会特派记者 常诚
见习记者 徐宏博 实习生 尹林乐欣
审核:杨菁菁 编辑:吴梦君 校对:张建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