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以来,各地传来不少双胞胎考上理想大学的佳讯。
在上海,也有这样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就是复旦附中的张宇翀、张宇瑒兄弟。从小在学业上形影不离的他们,相互竞争,共同进步,最终双双通过综合评价,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
(资料图片)
双胞胎之间会有心灵感应吗?他们在学习中是不是特别有优势?他们又有怎样的学习心得要和大家分享呢?来看上海升学报道吧!
记者注意到,张宇翀和张宇瑒不仅学习背景相同,成绩和获奖经历也相似。张宇翀的高成成绩为语文116,数学142,英语138,物理A+,化学A,生物B,总分594。张宇瑒的高考成绩为语文115,数学143,英语135,物理A+,化学A+,地理A,总分600。此外,兄弟俩都获得了高联物理三等奖,数学奖项方面,张宇翀是高联数学二等奖,而张宇瑒是高联数学三等奖。
竞赛在外行人看来是高投入低回报,而私以为是“高投入高回报”。 竞赛的回报不仅是一两张获奖证明,更是良好的思维习惯 ,这对高三、甚至大学面试、大学分流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帮助。
我们班的绝大部分同学在高一高二搞过竞赛,高三生涯因而轻松许多。
第一, 认真准备眼前的每一场高考。 比如高三上会有英语春考,这时候不妨将更多的时间投入英语学科上,越早越好。高考好比通关,每次考掉1~3门学科,学业压力将会愈发轻松。
第二, 将每次大考当作历练, 这里更多的是指心态上的锤炼。
“记得我第一次参加地理高考时,将结果看得太重,反而考不出好成绩。”张宇瑒说。
第三, 做每张考卷前做好时间规划 ,考试结束后核对答案进行估分。 这既是技巧,也是态度,将决定着你高三的高度。
第四, 第一遍做完考卷时,如果还有时间,可以换种方法对每题进行检查,提高准确率。
我认为应在高二暑假前规划好大方向, 最好能与身边的老师进行探讨。课题尽量往这些方面靠拢。
等到高考结束,先进行估分,再认真思考、了解自己想要的专业。
注:本文系作者原创,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转载请联系授权,授权转载请标注出自上海升学微信(ID:shanghaishengxue)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