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 >  > 正文
海外故事|“炮手”帕斯夸尔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时间:2023-06-05 08:19:29
字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的墨西哥塔巴斯科州比亚埃尔莫萨市,旱季的潮热气息开始四处散布。

地球物理公司国际业务发展中心墨西哥HUELITLI三维地震采集处理项目现场生产如火如荼,正是履约好时节。

凌晨5时,墨西哥籍“炮手”帕斯夸尔开完例行晨会,手拿当天的采集任务书,用手机查看着炮点分配图的坐标。今天,他要前往移动沼泽区进行爆炸作业。爆炸工是石油地震勘探采集组的重要工种,队员们通常习惯称之为“炮手”。

帕斯夸尔入职SINOPEC之初,在采集组负责维修测试节点设备。“平时我看到他干活踏实、责任心较强,就把他调到采集组担任炮班的小组长。”SINOPEC 371队采集副队长李扬说,有时他去采集组检查工作,其他队员都去吃午饭了,帕斯夸尔还在那里检查摆放的故障节点。

乘坐中巴车赶往移动沼泽作业现场的码头,帕斯夸尔和另外2名队员抬着当地人称之为“CAYUCO”的玻璃钢小船,将船装载到空气船上,检查自主放炮设备爆炸机和配件是否齐全,便乘坐空气船抵达测线位置。

3人拿着竹竿一起用力划着小船开始寻找炮点。“在移动沼泽里寻找炮点很难。”黝黑的帕斯夸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道,“移动沼泽上方有2米多高的水草,因为沼泽移动,把之前钻井组涂着红色油漆的瓶子作为信息的浮子标记给带走了。”

帕斯夸尔从船上跳下来,用力扒开厚重的水草,一个猛子扎下去,徒手摸索井口的雷管线。反复数次没有摸到,因为手机GPS定位的精确度有5米左右的误差。

15分钟过去,帕斯夸尔终于摸到了雷管线。接炮线、量雷管、插井口检波器、布炮线、再次测雷管……帕斯夸尔和队员们划船离开炮点50多米远的安全距离,按下脖子上挂着的爆炸机上的放炮按钮,等待自主分配的时间窗口。

“100、99、98、97……”100秒时间过去了,“嘣”的一声,平静的水面霎时涌起一道十几米高的水柱,像加压水枪喷出,不停地涌上天空,水汽形成阵阵迷雾,在阳光下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看着眼前,帕斯夸尔喝了一口可口可乐,感慨道:“今年的旱季又闷又热,我们总是顶着大太阳到处跑,虽然晒脱了一层皮,但是每多放一炮都有额外的奖励,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许建峰)

(责任编辑:王海峰 审核:蒋文娟 )

标签: